当前位置:首页 > 现代言情 > 重生香江之工业时代 > 章节目录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赞助香港中文大学

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赞助香港中文大学
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
  到家里的丁广有些闷闷不乐,香港缺乏理工人才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了,也许在十几年前几百万人涌入香港的时候,还会有一些理工人才混杂其中,但香港几乎没有相关行业存在,这些人要么转行,要么干脆以香港为跳板去了欧美,现在想香港再出理工人才,恐怕需要从头培养了。

  丁繁看出丁广情绪低落,开口询问:“怎么了,阿广,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?”

  “这么明显吗?”

  “就差在脸上写个大写的愁字了,什么事,跟爷爷说说。”

  “哎,还不是建录音机厂的事情,几个月了连一个懂电子的人都没找到。”

  “香港找不到,就去外面找嘛,薪水开的高点,怎么也能找的到的。”

  “已经拜托人去美国、台湾找了,相信找几个懂电子的人应该不是问题,可是杯水车薪啊,想做电子不是靠几个人就可以的,必须有大量的工程师,可香港大学连工科专业都没有设置,又哪里去找大量的工程师啊。”

  “阿广,你就一定要做电子行业?不行我们就做别的行业好了,又不是只有电子行业才能赚钱。”

  “爷爷,如果只是想赚钱,在香港最赚钱的肯定是房地产,只要能把地买到手里,什么都不干,就那么放几年,再卖出去,大把的利润就来了。”

  丁繁点点头,过去几年正是香港房地产的一波上升周期,丁繁从59年开始走出元朗,进入九龙和香港岛做生意以来,一直眼看着房价地价大幅上涨,自己持有的土地、物业快速升值。

  “可是咱丁家就你我二人,要那么多钱干什么?我想做电子一方面是相信这个行业能赚钱,另一方面我觉得电子是面对未来的行业,我们华人被那些洋人欺压几百年了,如果现在进入电子行业还有可能进行追赶,如果现在不追赶,只怕会被洋人越拉越远啊。”

  这几年丁广开始逐步接触香港的社会,已经明显感觉到香港英国人对华人的严重歧视,这让来重生的丁广非常的不舒服。

  上一世丁广作为一个00后,那里受过这种气啊,在那个时代,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的经济体,在外国人面前腰杆已经挺的直直的,这也是丁广和丁家很少和港府及英商往来的原因,实在不愿意受那个屈辱,又暂时没有办法改变这个时代,自然是尽量冷眼旁观。

  丁繁听了丁广的话,也深以为然。丁繁其实与此时香港的大部分华商有很大的不同,不客气的说,丁繁就是一个乡下的土财主,进入香港做生意更多的是因缘际会,顺势而为,并没有太大商业进取心。

  “阿广,既然你不是那么急于赚钱,就自己慢慢培养人才嘛,你今年才多大,哪怕用十年来培养人才,到时你也才刚刚十八岁,正是大展拳脚的时机”说到这,丁繁自己也愣了愣,自己这个孙子太妖孽了,才这么大点,就开始折腾这么大的事情了。

  “也只能这样了,爷爷你和香港的大学有没有什么联系?现在香港的大学连工科专业都没有,这可是很大的弊端,这个状况不改变,想培养大量电子人才几乎不可能的。”

  “呵呵,阿广你知道香港中文大学吗?”

  “香港中文大学?新成立的大学吗?”丁广上一世是听说过香港中文大学的,可重生到这一世才发现这个时候的香港只有一所香港大学,他也搞不清楚香港中文大学什么时候成立的。

  “香港中文大学是刚刚成立新大学,建校还不到两年。”我们家的广进慈善基金就是香港中文大学最大的私立捐助机构,丁繁一脸得意。

  丁广一时还在失落的情绪中没怎么反应过来,随口答道:“哎,中文大学,一听这名字,又是以文科为主的大学。”

  丁繁难得看到丁广吃瘪失落的样子,还觉得挺有趣:“阿广,这你可就错了,你这是望文生义啊。”

  丁广脸色一红,“那爷爷你倒是给我说说具体怎么回事?”

  “这个要先从香港大学说起,香港大学历史应该有50多年了吧,是由当时的港督提议建立的,据说所有的课程都是用英文上课,简单的说,这就是一所开在香港的英国大学,只是同样招中国学生就是了。”

  “这个香港中文大学正好相反,是由最近十几年陆续成立的一些私立学校合并成立的,这些私立学校大都是中国人建立的,这才是真正中国人的大学,知道吗小子,这个中文是中国文化的意思。”

  “哪这个中文大学有工科专业?”

  “学校刚刚成立,专业还不多,不过你别忘了,我们的广善是最大的捐助机构,只要你小子肯出钱,完全可以筹建一些工科专业。”

  “哦,捐建工科专业,这个可以有啊,您估计要捐多少钱?”

  “这个要和学校具体去谈,钱少了肯定不行的,我们的广善基金成立了五年了,每年投入的钱都在增加,去年我捐给广善基金大概800万,其中有三成捐给了中文大学,不过以前我们从来不过问这些钱大学如何使用。”

  “要不您和中文大学约一下,谈谈看?”

  “哼,爷爷这么大岁数还要被你使唤来使唤去,等我联系好了,我们一起过去中文大学。

  几天之后,爷孙两一起来到新界马料水村的香港中文大学。此时香港中文大学初建,正是需要大笔捐助的时候。

  此前丁家已经透过广善基金连续进行了大笔的捐款,而且异常低调,没有要求建筑物命名或出任校董等任何回报。

  因此知道丁家此次有意再次提供大额捐助,中大的校董会主席关祖尧和校长李卓敏很是重视,联袂接待。

  关祖尧祖籍广东开平年生于香港年在英国取得执业律师资格,同年又在香港取得执业律师资格。在1946年受委为非官守太平绅士,后来担任香港律师会主席。1956年关祖尧获委到市政局出任非官守议员;1959年7月出任立法局非官守议员,在1959年获授OBE勋衔。中文大学在1963年正式成立后,关祖尧更获推举为首任校董会主席,并一直续任至其在1971年逝世为止。

  李卓敏在中国出生年至1930年肄业于金陵大学,后赴美深造,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文学士、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。1934年至1943年间,历任中国南开大学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、国立中央大学经济学教授。1951年起任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,为工商管理学教授,且兼任国际商业系主任和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,直至1964年出任新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。

  双方见面自然都很热情,一烦扰攘客气之后,开始进入正题。丁广在外面一向低调,都是由丁繁出面:“关主席、李校长,我们爷孙这次过来是有事求助。”

  关祖尧和李卓敏相互对视一眼,均明白,丁繁作为捐款人越是这么低调谦逊,所言之事恐怕越是重大,因此立即打起精神:“丁先生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言,只要我们中文大学能帮上忙的,一定不会推辞。”

  “您二位也知道我们丁家的广进实业主要是做工业的,不过我们在近几年发现香港理工科人才数量十分稀缺,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的瓶颈,尤其是最近我们有意进军电子行业,更是难觅人才,因此这次来是想了解中文大学是否可能增加一些理工类的专业设置。”丁繁也不兜圈子,直接讲明所图。

  关李二人虽然不是理工出身,但均对欧美情况非常了解,因此丁繁一提,二人就明白了丁繁所求。

  本来中文大学的目标就想建立成一所综合性的大学,在理工类的专业设置上自然也早有想法,只是新的专业设置绝非简单,需要筹集师资力量,需要兴建教学设施。

  尤其是理工类专业还可能需要建立实验室,其所需资金远大于一些社科专业。同时,专业的设立也需要考虑社会所需,理工的专业性很强,如果教出的学生无法学以致用,是对学校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。

  现在丁繁主动提出意愿,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。校长李卓敏当即答道:“我们学校目前已经设立有理学院,也早就有增设跟多理工专业的想法,只是理工专业纷繁复杂,丁先生有没有更具体的想法,我们拿出来讨论。”

  “按照我们广进实业的经验,目前主要缺乏的是机械和电子相关的人才,这两个是工业基础行业,相信不止我们广进需要,其他香港的工业企业应该也有很大的需求。”

  这两个专业可以算是理工类的基础专业,是中文大学成长为综合性大学必须要设置的专业。

  “那么丁先生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吗?是希望成立个新的学院还是在现有的学院体系下设立新专业?”

  “我们没什么其他要求,办大学我们不懂,也不想要什么冠名之类的,只要我们中文大学愿意增加这些专业设置,我们愿意捐献些资金来进行支持,只是不知道需要投入多少资金。”

  “这两个专业都是基础专业,如果只是聘请些教授来授课的话,花费不会太高,不过您也知道,这两个专业都是在快速发展的行业,如果想提高教学质量,就要不断投入追踪最前沿的科技,这个恐怕要投入的资金就不是几百万港币能够支撑的了。”

  “关主席、李校长,我们愿意先捐助500万港币用于这两个专业的筹建,然后十年之内每年捐献300万用于支持招生和教学,至于科研投入方面,等专业建立起来之后再具体商谈如何?”

  这相当于总额3500万港币的捐助承诺,这可是一笔极大的款项,要知道此时香港的GDP还没有突破百亿,港府的全年财政收支也只是十亿级别。

  “感谢丁先生慷慨支持香港教育,支持中文大学,我们一定在今年就先把这两个专业的架构搭建起来。”

如果您觉得《重生香江之工业时代》小说很精彩的话,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您的好友,谢谢支持!

( 本书网址:https://www.ygxs.org/x/96703.html )
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添加书签